查看原文
其他

地大故事系列 | 长10米高6米重10吨的它,从6600万年前一路走来

逸夫博物馆恐龙展区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吉祥、威严而又神奇的象征,但在现实中,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却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9具恐龙化石、3件恐龙足迹化石日夜守候,带领游客进入古老神奇的恐龙世界,讲述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神秘面纱。


在这9具恐龙化石中,格外引人瞩目的是被誉为“神州第一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化石(以下简称“满洲龙”)。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具恐龙化石的前世今生吧。


几经辗转,满洲龙成“网红”

满洲龙在逸夫博物馆展出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6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7亿年之久。黑龙江省的北缘——嘉荫龙骨山,曾是恐龙生活的乐园。


1902年,黑龙江沿江两岸的地层由于江水的长期侵蚀,埋藏的恐龙化石陆续暴露了出来。当地渔民发现这些化石后,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粗大的动物骨骼。消息不胫而走,对岸的俄国军官听到消息后,便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学家连续到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和发掘。他们把采到的化石进行了修理,并配上石膏模型,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在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


经地质学家研究认定,这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因为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所以被称为鸭嘴龙,又因这具龙骨在满洲被发现,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满洲龙。


逸夫博物馆恐龙展区


在我国恐龙发现和研究史中,满洲龙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体长10.5米,体高6.1米,体重近10吨,享有“神州第一龙”的美誉。其故乡嘉荫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并经科学纪录的恐龙化石发现地,蜚声海内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出土的第一条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并没有被珍藏在中国。


1978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嘉荫龙骨山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大规模野外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校黑龙江校友的协调下,博物馆时任馆长王良忱、副馆长黄伯裔等人多次前往哈尔滨商议恐龙骨架移交事宜。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最终将其中这具满洲龙骨架有偿交换给了我校,成为师生从事古生物教学科研的重要标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满洲龙化石在博物馆天井展出


自1982年入馆以来,这具满洲龙化石一直备受瞩目,成为博物馆里的“网红”。


两次拆装,自成恐龙装架工匠

上世纪九十年代,满洲龙化石在老博物馆展出


满洲龙是—类大型的鸭嘴龙,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该恐龙属素食性恐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嘴巴像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


我校满洲龙化石保存比较完整,70%的化石都是真化石,现存数量极为稀少,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因此成为博物馆的显著标志。“走,去地大博物馆看恐龙!”成为中外游客、校友、中小学生来地大参观、访问的口头禅。


在新旧博物馆安居期间,这具满洲龙化石历经两次拆装,最终以栩栩如生的姿态,傲立在博物馆二楼“生命起源与演化”展厅中央,向广大观众诉说着远古的故事。


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满洲龙进行拆装


上世纪九十年代,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满洲龙进行了第一次拆装,用其化石复制了一条一模一样的恐龙模型,用于教学科研和巡展。从1988年到1998年,博物馆组织“中国大型恐龙展览”和“地球奥秘展览”,到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深圳6省区16市巡回展出,游客达60万人,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1989年,宜昌大型恐龙展览

1992年,南昌大型恐龙展览


2001年,逸夫博物馆开始动工建设,满洲龙化石如何在新馆安家,成为工作人员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


从1987年进博物馆工作,到1994年负责展品的陈列、布展及管理,李富强与标本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在重新安装满洲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化石进行修复。在任有福、副馆长徐世球等人的指导下,李富强小心翼翼地把满洲龙化石上的原有红色保护漆一点点刮去,用天然矿物颜料反复调配出新的颜色,对化石重新上色。并用环氧树脂对化石破损部位进行粘接,同时制作钢架,对满洲龙进行固定。为了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他还从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请来王献聪兄弟两人,协助对满洲龙进行修复、安装,耗时三年之久。


安装恐龙的钢架做好后,怎样把重达3吨多的真化石及复制部位固定上去,成为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又一道难题。找不到合适的电焊工,李富强只能私下自学电焊,逐渐成为恐龙的装架工匠。最后,在张凡等人的协助下,恐龙骨架成功安装。


七次修改设计图,恐龙形态栩栩如生

在恐龙展区,游人如织


满洲龙化石第二次拆卸后,任有福、李富强等人先后7次修改新博物馆空间安装设计图,力求完美展现“龙”的空间形态。 


满洲龙是最早确定能用两足行走的恐龙,因此两足站立姿态的装架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现代研究表明,鸭嘴龙类前肢虽然不及后肢粗壮,但它们大部分时间是采用四足姿态行走的,只有在采食更高的植物或者逃离敌害的时候才会切换成两足的步态。


在逸夫博物馆二楼,记者看到,满洲龙扁平的嘴巴前伸,头部高高昂起,两足站立,尾巴向右弯曲。据李富强介绍,在旧馆摆放时,受空间高度的影响,满洲龙的头部是下垂的,尾巴则向左弯曲。


据了解,考虑到满洲龙等恐龙化石及模型的摆放问题,逸夫博物馆在设计之初,便构建出一个长约24米、宽约18米、高约15米的空间,并把恐龙化石及模型作为最珍贵的藏品,摆放在博物馆的核心位置。


如今,在逸夫博物馆二楼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9具恐龙化石及模型高高屹立,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不断吸引着游客的眼球。仰望这些恐龙化石,仿佛让人置身于侏罗纪公园:满洲龙悠闲地踏在草地上、梁氏关岭鱼龙偶尔跳跃于海面之上、黄果树安顺龙摆动着庞大的身躯,在海里自由地遨游;凶猛的和平永川龙牙齿锋利,便于追捕、撕咬猎物;“娇小”的鹦鹉嘴龙,身长只有1米左右……恐龙的周围,依偎着它们的“宝宝”——恐龙蛋。在这些恐龙蛋里面,有一窝形状非常奇特的长形蛋化石,数量达20枚,分布为3层,呈放射状排列,真实地反映了恐龙“下蛋”的特点。在恐龙化石不远处,6条缩小了无数倍、如水牛般大小的电动机器恐龙,不时发出惊心动魄的吼声,给博物馆增添了活力。此外,还有3台互动游戏机,满足小朋友们与恐龙一起嬉戏的好奇心。


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表示,我校恐龙化石是恐龙演化的重要证据之一,对进一步探索恐龙行为习性、生活环境以恢复恐龙出土地区古环境及其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文|徐燕 彭磊 彭晶 葛文靓

图|张凡

信编辑|王紫璇

审核|陈华文 王俊芳



研究生教育:扬帆起航正当时地大举行战略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筑梦宜居地球、共创智慧未来:“地质+”点亮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旅传递温暖,传承精神,用艺术致敬抗疫英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1年专职辅导员招聘启事地大王力哲教授当选2021年度IEEE Fellow祝贺!地大5位校友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最蓬勃的创新热情、最硬核的创新力量 ——2020年“地质+”系列活动倒计时1天!九天揽月,筑梦苍穹!地大肖龙教授参与嫦娥五号探月工程计划地大故事系列 | 张国旗雕像: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的名字叫益西卓玛!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

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

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